在我們的身邊,有這么一群“白衣戰(zhàn)士”,。平日里,,他們是奉獻一線的“夫妻檔”,,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他們是主動請纓的“逆行者”,。越磊和康榮就是來自鄂爾多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抗“疫”一線的一對夫婦,。越磊,共產(chǎn)黨員,,2007年參加工作,,現(xiàn)為影像科醫(yī)師,歷年來多次被評為院級先進個人,。愛人康榮,,2007參加工作,現(xiàn)為病區(qū)主管護士,,多次被評為院級優(yōu)秀護士,。
2020年1月24日,經(jīng)歷過2009年的甲流的他們,,正在家中與一雙兒女和父母共度新春佳節(jié),,叮鈴鈴!手機的鳴響打破了祥和,、安逸的氛圍,,電話里傳來了指揮部的指令,疫情防控“集結號”已經(jīng)吹響,,他們沒有多加考慮,,對年邁的父母和懵懂的稚子留下一句:“疫情來了,我們需要立刻返崗,,你們自己照顧好自己”,。便匆匆的趕往醫(yī)院成為了成千上萬的“逆行者”中間的一員。
2020年2月12日,,愛人康榮第三批進入隔離病區(qū),,因為工作結緣而成為彼此的另一半的他們第一次以這樣特殊的方式分開,眼里滿是關愛的越磊目送著自己的妻子和第四組的其他姐妹們進入隔離病區(qū),,此時無言的他在心里卻是忐忑無比,,而他也同樣因為科里人員緊缺,24小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隔離病房的每一天,,康榮都需要穿上厚重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帶上緊繃憋氣的眼罩,、口罩的狀態(tài)下工作,,面對醫(yī)院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她和姐妹們在上班時都會很刻意地控制自己,,少吃東西,、少喝水、不上廁所,,每日里,,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遵醫(yī)囑積極治療確診患者,,耐心,、細致地與患者溝通,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診療,爭取早日痊愈出院,。同時也承擔著確診患者的咽拭子標本的采集工作,,暴露的風險是極高的,即使這樣,,她也沒有一絲一毫的退縮,。

在單位24小時值守的越磊,工作之余一遍遍的去做著清潔,、消毒,、穿脫隔離衣的練習,隨時準備進入隔離病區(qū),。2020年2月22日愛人將出“倉”,,進行為期14天的醫(yī)學隔離,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而他也在這一天作為第五批的人員入“倉”,,接過愛妻的“接力棒”,繼續(xù)抗“疫”,。

2020年2月14日,,往年都要一起過的節(jié)日里,今年卻是在不同的地點迎來了這個疫情中情人節(jié),?!案陕锬兀砍燥埩藛??累嗎,?今天工作還順利嗎?”看著視頻電話中妻子被口罩勒出好幾道印痕的臉,,他一連串的的問題如連珠炮般的問出,,“還好,只是兒子和女兒實在是不放心,,作業(yè)也不做,,打電話也不好好接,,一說就大哭大鬧”,說著說著她的雙眼已經(jīng)滿是濕潤,這就是抗戰(zhàn)在疫情一線的夫妻倆日常的通話,。這些天來,,見不到爸爸、媽媽的一雙兒女每天只能通過視屏電話和父母親說說話,,因為思念每每都會哭的聲嘶力竭,。他們都是恪守醫(yī)者誓言的白衣天使,但作為父母他們卻存在缺位,,但即使這樣,,他們也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


疫情來臨時,,他們彼此不約而同的主動請戰(zhàn)進入隔離病區(qū),。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越磊,他牢記黨的教育,,“哪里需要便去哪里,,有國才有家”?!拔壹热桓闪诉@個職業(yè),,便是一個戰(zhàn)士,戰(zhàn)士有了戰(zhàn)役,,我不去誰去”康榮說,,在這一刻他們無需商量,都做了這個決定,。每看到新聞里到處都是悶在家里睡到煩的人們,,他們都會露出羨慕的神情,他們又何嘗不想宅在家里守著一雙兒女......
也許,,正是同在醫(yī)院工作,,讓他們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同是一線人員,,他們懂得這份職業(yè)的擔當,更明白對方的付出,。他們是千千萬萬抗擊疫情奮斗者的縮影,,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奮斗在一線的勇士。重任在肩頭,,使命在心間,。守住崗位是他們的使命,更是他們內(nèi)心的擔當。
他們心里有一個信念:“疫情不退,,誓不歸”

